|
七天七夜起座“方艙”!復興健康驛站一期工程建設紀實4月16日,隨著通信、監控的調試到位,一座5000平方米、擁有300個隔離房間的嶄新建筑拔地而起——僅用7天7夜時間,復興區完成了健康驛站一期工程的建設。 走進18平方米的隔離房間,床、柜子、電視、寬帶、空調、整體衛浴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環境干凈整潔,這座健康驛站將成為守護群眾健康的生命驛站。 “7天干出了以往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再次刷新了‘復興速度’!睅е硢〉穆曇,復興健康驛站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楊印稱,為了守護全區人民群眾健康,所有參與項目建設的人都拼了。 4月初,復興區本著“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啟動健康驛站的建設工作。 決定一定,復興區的電話便打給了裝配式建筑生產商,提前下了訂單。 面對遠離居民區、距相鄰建筑物還要有一定間隔的要求,復興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研,為項目選址、建設提出設計思路,明確要求,最終確定占地120畝的復興健康驛站分三期建設完成1500間。 短時間內,荒地平起一座建筑,其難度可想而知:設計、洽購、調運,需要多端并進;平地、夯基、鋪路,事事都得協同。 “危急時刻,黨員干部一定要沖在前、干在先!4月6日,復興健康驛站完成選址工作后,復興區立即組建了建設指揮部,一名副區長任現場指揮長,抽調相關部門骨干人員一線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為爭取時間,項目建設采取設計、施工、辦理手續的平行、交叉流程,高效推進。 4月8日0時起,邯鄲主城區(環城高速公路以內)及周邊實行臨時封控管理。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復興區不得不重新考慮工人、施工機械、混凝土、裝配式建筑配件進場問題。 復興區組織公安、交通等部門組成專班,帶著車輛通行證守在高速路口,把物料、人員、機械一趟車一趟車地接到工地!捌咛鞎r間,每天接送物資車輛多達上百輛,保證了施工進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睏钣”硎。 建筑的上水和污水接口又如何與市政管網對接? 4月8日,復興區邀請市相關領導、專家對方案設計進行會審,就這個問題反復討論、修改,直至凌晨。 4月9日,200余名建設人員入駐施工現場的,實行“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作業。同時,復興區每天選派50余名志愿者,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 “在與時間賽跑中,我們完善后勤保障、手續代辦、車輛接送服務等制度,為建設人員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 城市雖按下了“慢行鍵”,但施工現場卻按下了“加速鍵”:偌大的空地上,上百輛工程機械緊張作業,挖掘機、推土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工人們手腳不停、機械設備一刻不歇,爭分奪秒是現場最真實的寫照。 僅用兩天時間,現場完成了場地平整、混凝土基礎工作。 隨后三天時間,300間裝配式房屋全部安裝完成,同步交叉作業的室內電力、電視、寬帶、床品也都全部到位。 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工作人員通道、隔離人員通道……經過7個晝夜的奮力拼搏,復興健康驛站一期基本建成投用,不同區域之間以物理隔斷方式進行分離,并設置了明顯標識。 交付現場,從指揮部成員到施工人員,大家眼望這座建筑,疲憊的臉上笑容恣意!捌咛旖ǔ梢蛔脚摗,不僅體現了建設速度之快,更彰顯了復興區勇擔使命、全員上陣的為民情懷。在守護人民群眾健康上,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據悉,復興健康驛站二期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500個隔離房間已開工建設;三期“爛尾樓”改造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425個隔離房間。 上一篇維信物業下一篇樊成華調研方艙醫院和健康驛站建設運行情況 |